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法大学第七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作者: 发布时间:2010-11-20 00:00

大会执行主席、校长黄进致开幕词

教育部人事司副巡视员谢志敏宣读中共教育部党组向大会发来的贺信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刘建讲话

石亚军同志代表党委作工作报告

胡明同志代表纪委作工作报告

薪火相传迎盛会,同心同德谱新篇。11月19日,上午9点整,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法大学第七次代表大会在昌平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

中共中国政法大学第七次代表大会,是我校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二次党代会,肩负着承前启后,攀登新高的重要使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改革创新、内涵发展、以人为本、兼容并蓄、和谐有序,同心同德为取得法科强校建设的新成就而努力奋斗。

本次大会将听取和审议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法大学第六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议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法大学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法大学第七届委员会;选举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法大学第七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大会主会场庄严热烈,主席台前鲜花簇拥。教育部人事司副巡视员谢志敏,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刘建,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联络员吕焕卿,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处副处长李丽辉,教育部人事司干部韩春勇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全校187名正式代表出席会议,学校老领导和老教授代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关部门和院系负责人应邀出席了大会。

谢志敏、刘建、吕焕卿、石亚军、黄进、马抗美、冯世勇、朱勇、张桂林、张柳华、张保生、马怀德、高浣月、胡明、陈光中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大会执行主席马抗美主持开幕式。

大会执行主席王立勇、卞建林、刘秀华、阮齐林、孙选中、李秀云、汪家良、范分社、蒋宇、焦玉学、薛刚凌以及李丽辉、韩春勇等在主席台就座。

大会执行主席、校长黄进致开幕词。他首先代表大会和大会主席团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向出席大会的学校历任老领导,离退休老同志以及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向全校党员和师生员工,以及长期给予学校鼎力支持的社会各界朋友和海内外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黄进指出,学校自第六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六年是跨越式发展的六年,学校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第七次党代会恰逢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前两步的转换期,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刚刚召开,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刚刚颁布并开始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召开的,我们要认清形势,把握契机,开好本次党代会,为把我校建设成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知名法科强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谢志敏宣读了中共教育部党组向大会发来的贺信。贺信肯定了我校自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各项成就,贺信说,中国政法大学是我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秉承“经国纬政、法泽天下”的办学精神,坚持改革创新,锐意发展进取,为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法学教育改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教育部党组希望学校新一届党委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紧紧抓住新一轮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继续发扬优良传统,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增强内涵发展能力,提升开拓创新水平,不断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刘建在大会上讲话。她代表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对我校第七次党代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我校党员和师生员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她肯定了我校过去六年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对学校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刘建指出,学校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党政班子团结带领各级党组织、全校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努力奋斗的结果,她希望即将产生的新一届学校党委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开创学校“世界知名法科强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同时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石亚军代表中共中国政法大学第六届委员会作题为《坚持改革创新 推进科学发展 同心同德为取得法科强校建设新成就而奋斗》的工作报告。

石亚军在报告中回顾了六年来,学校党委紧紧围绕第六次党代会确定的法科强校目标,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使学校在七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科实力和学术贡献力明显提高,管理服务效能明显提高,硬件环境指标明显提高,学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力明显提高,办学声誉和社会影响力明显提高。

石亚军在报告中指出,学校工作仍然存在着与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广大师生期待有差距的问题,今后五年,更是我校法科强校建设历程中极其关键的历史机遇期和战略挺进期。学校要抓住历史机遇,实现战略挺进,需要我们确立起深远的审势眼光、高度的谋略境界、宽阔的办学胸怀、坚定的质量意识,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赋予我校办学的新使命、全体师生员工的新期待紧密结合起来,针对学校工作存在的问题、症结和薄弱环节,确立更高的目标,酝酿更宽的思路,采取更实的措施,坚持抓改革促创新,坚持高水平有特色,坚持重包容树品位,坚持增活力创拔尖,坚持谋统筹求协调,坚持富民生保和谐,扎扎实实地工作,实实在在地发展。

石亚军在报告中强调下一步学校的总体目标将着力实现三个转变,即发展模式由外延式数量扩张向内涵式质量提升的转变,资源配置体系由松散型点状分离向集约型面状整合的转变,主体动力机制由被动性外推向主动性内驱的转变。在转变的基础上,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朝着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世界知名法科强校的目标实现又一次历史性跨越。

他强调,学校下一步具体的任务是:在学科建设方面,要以整合、优化为重点,大力加强学科建设,要把扶持基础学科,壮大交叉新兴学科放在重要地位,同时探索大法学思维下的新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在教学改革方面,要加强素质教育,深入推动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公民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为质量要求,探索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学生的新模式,突破教学资源割据的壁垒,使各学院优质教学资源惠及全校所有学生;在科研工作方面,要增强活力,鼓励创新,扎实推进科研发展,构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生培养三结合的新型科研平台体制,培育具有国际学术对话能力和引领国内学术潮流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兼顾规模、结构、质量、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是优化师德师风,积极创建有风格、有特色、有实力、有影响的法大学派;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要注重规范和效率,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法治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优化各类权力系统的协调合作关系,淡化办学的行政化色彩,使每一个师生员工在学校都有强烈的归属感;在国际化发展战略方面,要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逐步实现结构要素的国际化,培育要素的国际化、人员要素的国际化和硬件要素的国际化;在财政工作方面,要开源节流,科学理财,增长办学资金提高师生员工待遇,将关心民生,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将学校改革的成果普遍惠及全体师生员工;在后期服务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后勤改革,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在服务方式、质量、效应上更好地发挥后勤保障作用和服务育人的功能;在开放教育方面,要拓宽渠道,加强监管,积极稳妥推进开放教育向高层次、宽领域、多模式、好效益方向拓展,实现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

为实现以上目标,就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在完善“党建新体系”、“德育新体系”落实机制的基础上,丰富和创新党的建设的内容、形式,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广大师生中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同心协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的生动局面。

“今年是制定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端和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开年,这次党代会能否确定科学、务实、有效的发展目标和措施,将决定学校未来五年和十年能否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从法大成立的那天起,一代一代的法大人都相继担负起努力把法大建成一流大学的历史使命,我们当今的法大人必须继续承担好这一历史使命。”

在报告的最后,石亚军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以不负师生员工重托的责任心、不失改革发展机遇的迫切感、不误法大前途命运的奋发志,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同心同德为取得法科强校建设的新成就而努力奋斗。

胡明代表中共中国政法大学第六届纪律检查委员会作题为《健全惩防体系 创新工作机制 努力开创我校反腐倡廉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报告分为三个部分:我校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反腐倡廉工作的回顾;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经验和体会;今后加强我校反腐倡廉工作的建议。

大会还以书面形式向各位代表发放了《关于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的报告》。下午,各代表团将按照大会的日程安排,分别讨论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