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教育部第九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总结交流会在我校海淀校区举办。本次活动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中国政法大学组织承办。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蔡继乐,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刚文哲,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党建统战处处长林成涛,北京市学校思政工作中心副主任刘娟,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廉洁研究院院长、教授姚文胜,“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科教采编部主编闵勤勤,中国政法大学纪委副书记兼监察处处长阮广宇,华中农业大学纪委副书记、纪委办主任、监察室主任余斌,中国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教授施鹏鹏,央视网教育频道高级编辑高媛媛,微博年轻用户发展部渠道总监张寓宸等来自各高校、媒体的专家同仁出席会议。会议由教育部宣教中心宣传处副处长赵冬玲主持。

会议通过一则短片,回顾了第九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的开展情况和丰硕成果。第九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自2024年5月启动,全国高校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积极组织师生参加知识问答、作品征集、课堂实践3个单元7项专题活动,知识问答单元参与人数331万余人,线上活动参与人次超1000万,作品征集单元和课堂实践单元共收到14043件作品,实现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将廉洁文化有机融入教育、教学等各环节,多途径、多形式推进廉洁文化教育走深走实。
刚文哲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对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莅临会议的领导嘉宾表示欢迎。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是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涵养廉洁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国政法大学作为法学教育的重镇,始终坚持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常抓不懈,创新构建“四个融入”工作机制,并以我校终身教授张晋藩先生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和我校法学、纪检监察学科基础为契机,厚植清正廉洁文化根基,着力推进廉洁文化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实践转化,广大师生的廉洁意识得到显著提升,崇尚廉洁、反对腐败的校园文化已蔚然成风。
接下来,法大将从三个方面重点发力,持续深入推进廉洁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一要建强廉洁文化建设领导机制,推动实现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和学院各尽其职、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的共创共建局面;二要健全廉洁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廉洁文化建设管理机制,深入挖掘学校历史和红色资源,打造廉洁文化宣传精品项目;三要深入推进廉洁文化理论研究,深入发掘、会用善用学校法学、纪检监察学等优势学科资源,鼓励师生开展廉洁文化理论研究,积极参与搭建校际廉洁文化建设交流平台,不懈探索廉洁文化育人的新理念、新举措、新手段。
林成涛介绍了本届活动的开展情况。他指出,要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在高校开展廉洁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刻领悟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涵养风清气正校园政治生态的有效途径、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相关要求的有力载体。
他表示,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自2012年开展以来,已经成为广大师生关注喜爱的特色品牌。本次活动主题特色鲜明,形式丰富创新,评选严谨规范,紧扣党纪学习教育,以廉洁铸魂固根本、挺膺奋进谱新篇为主题,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广泛发动了专家学者的专长和资源优势,充分运用了新媒体新载体,有力推动了高校廉洁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宣传,对进一步夯实师生清正廉洁的思想根基,厚植廉洁奉公的文化基础,培养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弘扬廉洁拒腐的社会风尚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他建议,下一届活动要紧扣全国教育大会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精神,贯彻落实高校党建会议重点任务,对标对表三年行动方案,在创新形式上进一步下功夫,充分发挥新媒体新技术的手段优势;在优化组织上进一步下功夫,推动活动全流程一张表谋划;在扩大传播上进一步下功夫,拓展加强主流媒体主阵地的引领;在用心践行上进一步下功夫,让广大的高校师生带动社会层面、全民层面的遵规守纪、知法守法,让廉洁文化教育活动高标准高质量地持续开展下去。
在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经验交流环节,施鹏鹏回顾了本次活动作品评审过程,表示本次活动作品创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知识传播和实践创新为双方驱动,结合文化创作与教育传播的多元形式,充分体现了廉洁教育深入人心的显著成效,显现出了极高的知识转化和教育创新价值,也为未来进一步发展廉洁教育事业提供了参考样本。他结合“法大清风宣讲团”送“纪”下乡的学生实践和纪检监察学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实际,表示深入廉洁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与学校的教学、文化建设以及社会责任密切结合,形成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才能真正契合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渴盼之需,彰显高校担负文化建设的学术使命。
姚文胜介绍了南方科技大学廉洁文化建设的工作特色。本届活动中,南科大制作了一批主题鲜明、质量精良的廉洁故事动画视频,在微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他表示,学校在党委统筹推进的一体化廉洁文化建设工作机制下,实施廉洁文化建设“三百工程”,通过教师、学生、家庭三个关键维度的协同发力,通过“在校生廉诚教育伴随计划”推进廉洁教育“六进”(进书院、进院系、进专业、进课堂、进实验室、进社团),把廉洁教育的着力前端拓展到了诚信教育,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将廉洁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科研项目等各环节,丰富廉洁教育形式,将廉洁教育贯穿于全方位、全过程。
余斌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廉洁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学校积极参与历届活动。他表示,华中农业大学将廉洁文化有机融入教育办学全过程、各环节,传承清廉校风,强化多方联动,汇聚师生合力,突出行业特质,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各单位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廉洁履职,推动学生的廉洁养成,激励教师廉洁从教,并谋划实施三大行动:“润心”行动提升廉洁文化实践的广泛参与度、持久感染力,巩固廉洁文化的教育阵地;“融创”行动强化校内青年示范点的辐射引领,构筑廉洁文化的建设高地;“治理”行动产出高质量的理论成果,建好廉洁文化的研究基地,推动廉洁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
在“新时代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环节,刘娟介绍了北京市开展高校廉洁教育活动的情况,并围绕“融入育人主阵地”“融入育人的主力军”“融入育人的主渠道”“融入育人的主旋律”介绍了北京高校廉洁文化教育的四大特点,希望未来进一步加强学校廉洁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总结廉洁文化教育成果,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交流,探讨教育建设新做法,擦亮清风北京的城市名片。闵勤勤表示高校廉洁教育活动作为一个廉洁文化活动品牌,取得了丰硕成效。她结合“学习强国”的平台特色,介绍了“学习强国”在此次活动作品展示、策划中做的工作,表示未来将聚焦进一步发挥高校廉洁教育活动在社会层面的传播价值,做好策划调研,提早谋划,为下一届活动的举办做好服务。张寓宸介绍了微博深入网络育人和教育宣传的工作开展情况。本届活动创新开展了微博互动活动“我为学校赢莲子”,通过话题把讨论热度凝聚,设计了“赢莲子”参与答题的游戏玩法,构建了各高校联动传播矩阵,达到了一千多万的阅读量,吸引了百余所高校和超万用户的参与。接下来,微博将进一步发挥其平台的核心优势,更好地做好廉洁教育的宣传工作。高媛媛介绍了央视网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以视频传播为主展现高校廉洁教育成果的工作经验。她表示多平台的联动、新媒体的运用、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和活动的多样化是本次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既丰富了传播内容和形式,也增加了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蔡继乐在总结讲话中对教育部、地方主管部门与高校的同向发力和中国政法大学对本届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向参加总结交流会的领导、专家以及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欢迎。他表示,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刚刚闭幕,对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提出明确要求,对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战略部署。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将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贯穿于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协同各方、整体推进。
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举办到第九届,产生了一大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发人深省的作品,品牌已深入人心,效果已十分显著。本次总结交流会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全面总结党纪学习教育期间各地各校廉洁教育活动经验、固化活动成果的有力举措,也将推动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有关工作提前谋划、深化部署。
新时代新征程,廉洁文化理念、环境、对象不断发生变化,对廉洁教育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他围绕坚持思想引领、汇聚高校师生“正能量”,坚持借媒传声、澎湃线上传播“大流量”,坚持理论支撑,助推活动创新“提质量”,分享了推动高校廉洁教育活动进一步走深走实的工作思路。他表示,第十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的组织发动和宣传工作已经在积极谋划中,希望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各媒体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精心做好活动策划,组织动员学校师生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全媒体传播优势,共同营造高校积极开展廉洁教育的浓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