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的二十个突出亮点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2-09 00:00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听取了政治局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全文约1.6万字,共分8个部分,指出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决定》中的新提法、新论断、新要求、新举措,记者采访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执行院长、刘靖北教授。

刘靖北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的全面展开和深化,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件。《决定》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认真总结近年来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的丰富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新要求、新举措,成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突出亮点。经初步梳理,至少有以下20个方面。

一、《决定》首次提出了“三个历史性转变”的论断,即:“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这既是对党的历史进程的科学表述,也是对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更加全面的表述,从而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的建设改革创新有了新的参照系和历史的坐标。

二、《决定》首次提出了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的论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种环境和起点上,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因此,《决定》进一步提出了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的论断,再次强调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要求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表现出我们党强烈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决定》首次尖锐、全面的剖析了当前党内也存在的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指出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在党的全会文件中,像这次这样如此尖锐、全面地指出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是不多见的。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自我批评精神。

四、《决定》首次系统总结了建国六十年的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这就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坚持把伟大工程同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过去曾经系统总结过党的历史经验、执政的历史经验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但在党的全会文件中从执政党建设的角度系统地总结经验,这可能还是第一次。

五、《决定》首次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强调要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推动党的建设创新,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成效,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是我们从历史经验中得出的科学结论,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高度自觉,是党在执政观念上的历史性进步。

六、《决定》首次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任务,并以此为抓手带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强调要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重要依据;建立基层党员轮训制度,落实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规划,拓宽党员受教育渠道。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曾经提出过建设学习型政党,但像这次直接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并将其具体化,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七、《决定》首次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任务,要求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培养造就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作用。过去曾经有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法,这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并列起来,这在党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八、《决定》首次提出构建,必须自觉划清的“四个界限”,即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这对于全党同志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九、《决定》首次提出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强调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改善党代表大会代表结构,提高基层一线代表比例,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这就清楚地指明了中国发展民主的突破口和现实路径。

十、《决定》首次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明确了德的内涵、评价标准和考察途径,强调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重点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干部的德。我们党曾经提出过“才德兼备”、“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等,但在党的全会文件强调“德才兼备”的同时,鲜明地强调“以德为先”,这不仅是第一次,而且表明党在新形势下对干部的新要求。

十一、《决定》首次提出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培养,重点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们曾分别就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要求,但这次根据新的形势要求,把对领导干部的能力要求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了。

十二、《决定》首次提出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强调着力抓好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要求选好配强街道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党组织负责人,以及切实解决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等等,这在党的全会文件是也是第一次,体现我们党对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这一群众的高度重视。

十三、《决定》首次提出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重点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和实践锻炼,扎实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切实解决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问题。这一提法不仅新颖,而且具有非常现实的针对性。

十四、《决定》首次提出加大治懒治庸力度,着力解决干部管理不严问题,强调要健全干部退出机制,切实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问题,提出实行干部职级与待遇挂钩,建立健全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以往我们重点是处理犯错误的党员干部,而对无所作为的干部缺少办法,这是明确提出加大治懒治庸力度,对于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五、首次提出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加强作风建设,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尤其重提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的提法,对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和党内生活庸俗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十六、《决定》首次提出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强调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鼓励多种渠道推荐干部,广开举贤荐能之路,拓宽党政干部选拔来源,疏通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交流渠道。在党的全会文件中提出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是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创新中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

十七、《决定》首次提出要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承认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要求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在选人用人上纠歪风、树清风,祛邪气、扶正气的力度。这表明了我们党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行坚决斗争的坚强决心。

十八、《决定》首次提出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的要求,积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辟党组织活动的空间。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原则、功能定位、工作重点和目标要求,强调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原则,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提出“六个贯彻始终”、“六个发挥作用”的要求,明确了各类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工作切入点,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作为重点,不断扩大党在社会新兴领域的组织覆盖。

十九、《决定》首次提出按照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拓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实现途径,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提法是“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决定》鲜明地提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要求建立全国党员信息库、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制度和财政转移支付的稳定规范的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是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进一步深化。

二十、《决定》首次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明确突出了“改革”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地位。《决定》还提出要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公职人员管理,进一步规范离退休领导干部在企业和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任职行为,继续推进公务消费和公务接待制度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等,也颇有新意。